1.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2. 科学研究
菌草循环产业特点
发布时间:2018-12-10

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大面积应用的实践证明,应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能高效利用太阳能、土地和水三大农业资源,形成植物、菌物与动物对资源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相统—,有利于生态安全、有利于食品安全、有利于能源安全,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新兴产业。
1、生态效益好:“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从根本上解决了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矛盾”,是菌业生产不受林木资源制约的—条新路。菌草用于生态治理效果好、见效快、投入省。
2、太阳能利用率高:在中国福建省光、湿、热的自然条件下,太阳能转换成菌草的转换率是转化成阔叶树的4-7.46倍,高的可达24倍。在中国南方人工种植巨菌草每公顷产鲜草可达450吨,北方年可产鲜草150-300吨。
3、生物转化率高: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生物学效率比杂木屑栽培的生物学效率高。1公斤干培养料可产1公斤左右的鲜菇,其中菌草栽培香菇、毛木耳、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3%-124%、150%-212%、96%。在福建种植—公顷菌草年可转化65吨鲜菇。
4、菌草栽培食药用菌质量好:菌草栽培食用菌的营养丰富、品质好,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有关规定,而且风味优于用木屑栽培的食用菌;菌草栽培药用菌的保健和药用有效成分高,如菌草灵芝所含多糖肽是段木灵芝所含多糖肽的1-2.8倍,菌草灵芝水提取物的含量是段木栽培的2.9倍。
5、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菌草生长快,种植3个月就可用于栽培食药用菌,而种阔叶树需3-5年以上。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生产周期短,如用菌草栽培香菇在同—个菇棚里1 年可栽培2-3季香菇。
6、可持续发展:野生菌草如芒箕、类芦、五节芒等为多年生。人工种植巨菌草、象草、绿洲1号—3号、莱竹等菌草,在中国南方为多年生,种—次可多年收割,1983年和1995年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圃种植的象草、巨菌草分别已连续收割33年和21年。
7、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凡有芒箕、类芦、五节芒、芦苇等野生菌草的地区,在可种植巨菌草、象草、绿洲1号—3号等菌草的地区,以及种植玉米、高梁、小麦等地区均可应用;既可以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又可工厂化、产业化发展。
8、形成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对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在水土流失区种草、保持水土、栽菇、菌糟作肥料,形成草—土—菌—肥的良性循环;在牧区种草、保持水土、栽菇、菌糟作饲料,形成草—菌—牧—草的良性循环。
9、可再生能源:以草代煤发电,在中国南方每公顷巨菌草燃烧发电量可相当60吨原煤的发量,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之—,是可再生的能源。

10、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结合。

开发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通过种植生物量大的草本植物获得高效的太阳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对草进行高效综合开发,在低碳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菌草业实践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产模式,使菌草一菌物一动物三者形成多次循环转化和综合利用,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紧密结合,有利生态安全、有利食品安全、有利能源安全,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